IMG_20190815_180647

瑪暢KamLan 50mm F1.1 II 手動對焦鏡頭

*******************

因緣際會, 接觸到一顆大光圈手動鏡頭, 50mm F1.1 這1.1光圈真的是有夠大的, 62mm口徑也是很可觀, 但是現在大部分的人都改用手機拍照了, 還會有人想拿相機拍照, 而且還是搭配手動鏡頭?雖然心中納悶, 但是查了一下這顆鏡頭的賣價, 真的親民, 回想當初開始接觸攝影時, 當時攝影大廠各家都會推出一顆便宜又好用的50mm焦段鏡頭引領初學者掉入攝影器材的大坑, 哈哈~

個人接觸攝影時, 當時入門50mm鏡頭的光圈也只有1.8, 想要買到光圈1.4的鏡頭自然要多付出一倍價格, 而學習攝影當然除了技術要進步之外, 硬體的設備也會跟著要升級,  記得那個時候是Nikon, Canon, Minlota 的世代, 然後有Sigma推出大光圈的鏡頭可以for 各家器材, 但是在購買時一定要買對, 否則買了for 別家的器材, 根本裝不上去, 當然也有很多文章在探討所謂的原廠鏡頭跟副廠鏡頭的表現, 現在看來, 所謂原廠就是看使用者拿的是哪一家的機身, 是否使用同一廠牌推出的鏡頭, 使用跟機身不同廠牌的鏡頭就會被歸類為副廠鏡頭, 還有另一種玩法是使用轉接環把古早的鏡頭轉接裝上現在使用的機身, 那又是另一個領域, 這次來測試的是什麼樣的搭配呢?

 

IMG_20190804_100635_1

拿到KamLan鏡頭, 必須說, 個人沒追器材好多年了, 還真的是第一次看到這個品牌, 英文直接就是葛瑪蘭的感覺, 的確差點就要用葛瑪蘭的英文去註冊,  可惜不能拿葛瑪蘭的英文註冊,  所以改成KamLan, 這個網路上很多分享文可以去看看

接過測試鏡頭, 覺得非常沉, 這真的是一顆50mm鏡頭? 印象以前拿著N家的50mm/F1.4 鏡頭, 小小一顆, 也不會太重, 而手上開箱這顆KamLan鏡頭體積大, 重量十足, 難怪是1.1光圈的大怪物

IMG_20190804_100907IMG_20190804_100836

裝在給我測試用的Sony α6000 相機, 手感非常適當, 重量分配也非常和諧, 拿在手上十足像是拿著85mm鏡頭

IMG_20190804_100122IMG_20190804_100053IMG_20190804_100029

來看看外觀, 盒子外面有標示 E, EOS-M, FX, M43 表示這顆鏡可以接在  Sony E接環, FUJI FX接環, M43接環, Canon EOS M接環, 要選對唷.

IMG_20190804_100149

裡面的保護裝置也很精緻, 金屬遮光罩直接已經幫您裝上, 質感一流, 光圈從1.1開始標示, 1.4, 1.8, 2.0, 2.8, 4, 5.6, 8 無段式

IMG_20190816_081357_BURST001_COVER IMG_20190816_081317IMG_20190816_081204

KamLan 50MM F1.1 II 所以是二代鏡, 手上還有當年使用的Nikon 50mm F1.4, 當時購買的國祥公司貨沒有附遮光罩, 拿來合照一下就知道體積差很多, 而KamLan 50 F1.1 II的規格是
APS-C, F1.1~F16, 最近對焦距離0.4m, 鏡頭結構6組8片, 口徑68mm, 重563g, 全金屬, 全玻璃, 定價7499元, 雖然還沒開始拍攝, 但是已經覺得現在攝影玩家真幸福
Sony α6000 的機身規格 APS-C 類型 (23.5 x 15.6mm),Exmor APS HD CMOS 感光元件, 最高 ISO 25600 感光, 機身重量含電池是344g, 也就是說裝上KamLan 50mm F1.1 II鏡頭之後, 約907g的重量, 另外, 因為是APS-C鏡, 所以50mm焦段要乘上1.5倍, 變成75mm的焦段, 對於街拍習慣用最接近人眼視角的50mm焦段來說, 75mm更可以拿來當人像鏡頭


究竟手動鏡頭裝在Sony α6000是否方便使用? 大光圈鏡頭拍攝的表現如何? 這些都是本篇文章接下來要分享拍攝成果給大家參考參考

使用心得 : 1. 配重適當 2. 手感極佳 3. 對焦輕鬆 4. 大光圈散景的迷人誘惑  

以下加上拍攝的照片當參考

1. 配重適當

IMG_20190807_171045

機身與鏡頭的搭配, 在重量分配上面對使用者長時間拿相機拍照有很大的影響, 配重得宜, 拍攝輕鬆, 這次鏡頭搭配的Sony α6000機身拿在手上很舒適, 因為鏡頭體積比較大, 男生拿在手上左手托著鏡頭很ok, 即便是女生拿在手裡也不覺得突兀

2. 手感極佳

IMG_20190529_193053

手動鏡頭除了光圈自己調整之外, 合焦的操作也是要靠自己旋轉鏡頭上的對焦環, 鏡頭的精細度也可以從旋轉光圈及合焦看出端倪, 不能太鬆-否則隨便就跑掉設定好的位置, 也不能太緊-會很難調整到剛好的合焦點,  鏡頭設計及用料是否有下功夫, 一用就知道, 手上這顆KamLan 50MM F1.1 II  鏡頭的操作手感極佳, 順順順, 這樣一開始就給使用者有好印象

3. 對焦輕鬆

IMG_20190816_081627 IMG_20190816_081607
手動對焦在Sony α6000上使用非常輕鬆,  相機有對到焦的地方出現紅色高光就表示對到了, 不像以前使用傳統底片相機對焦對到眼睛脫窗, 也因此這段時間拍攝的成功率超高的,  按10張就得到10張, 當然也是機身方面有所謂的防手震之類的功能, 拍出對焦清楚的照片應該就是使用者最想要的感覺, 手動對焦一點都不是問題  

 

DSC03125

DSC03124

 

4. 大光圈散景的迷人誘惑

 IMG_20190804_100537 

光圈1.1的優勢可以運用在各種拍攝需求, 需要迷人的散景, 大光圈肯定可以滿足您, 低光源環境下拍攝怕手震, 大光圈的大量進光減少快門時間, 自然降低手震的結果

在拍攝的這段時間, 個人偏好快速完成, 相機設定在光圈先決的A模式, 拍攝時, 先自行決定光圈的大小, 接著就是構圖, 對焦, 按下快門鈕, 至於快門速度及iso值就交給相機去自動配合, 爾偶視環境加減個ev值, 覺得不錯的作品就輕鬆入袋, 回家上電腦也不用像以前每張要辛苦修圖, 拉曲線什麼的, 真的覺得科技進步讓使用者輕鬆不少, 如果是變傻瓜拍照, 個人也不會反駁, 畢竟現在的世代, 有很多app在不動腦就可以拍出絹絲流水, HDR作品實在太輕鬆, 手拿相機手動對焦的氛圍只有拿在手上的你才懂, 這點絕對不是速成拍照可以代替的一環, 另外, 畫質的表現也是玩攝影器材的動力

下面來看看幾張拍攝, 拍攝沒有調整參數, 上電腦直接批次上簽名, 大光圈的表現很迷人, 但是光圈全開也不適合在戶外強光下拍攝, 所以拍攝的作品, 大多依照自己的感覺,  以A模式之下拍攝, 光圈自己控制, EV偶爾調整, iso 快門值由相機自動配合

[戶外大光圈]

陽光

DSC02985DSC02982  

[戶外陽光下縮光圈]

DSC03142DSC03137

[陰天下的表現]

DSC02977 

看到荷花就想到以前大夥起一大早去荷花池拍攝, 拍完再趕去上班的美好時光, 拍攝荷花當然得看荷花的遠近, 再選擇鏡頭去拍攝, 以前的確有用50mm的大光圈去拍攝近一點的荷花, 現在等效75mm的aps-c拍攝, 如果是拿for M43的規格等效100mm又會是拍攝荷花的利器

DSC02974 

陰天需要加點EV, 這組戶外陰天沒有加EV, 感覺偏暗, 事後當然可以再拉一下,  但還是直接呈現, 照片要後製的寬容度沒有問題

DSC02964DSC02963  

DSC03016

[拍美麗的花就像拍人一樣, 散景可以突顯主題]

下面這幾張花朵是在士林官邸室內蘭花園區拍攝,  光圈直接開大, 就是要看散景

DSC03002

DSC02998

DSC02996 

DSC02993

DSC02987

[室內低光源]

DSC02973DSC02961  

DSC03079 

室內低光源拍攝不是問題 

DSC03129DSC03127DSC03126DSC03123DSC03114

***

[美食輕鬆拍]

DSC02953    

DSC03044 

DSC03047

拍美食用大光圈拍攝, 美味程度加倍, 只是50mm, 等效75mm的條件之下, 要退遠一點, 但是也挺好的, 不會被油噴到

DSC03041DSC03035 

DSC03054 

DSC03049 

DSC03048DSC03056

***

[拍拍小動物]

拍拍小動物, 雖然是大白天的, 相機在A模式下的搭配, 沒有問題, 散景表現得宜, 主體清晰, 這顆鏡頭銳利度不錯

DSC03021 

DSC03008 

[縮光圈的城市線條]

DSC03096 

上面這張跟太陽對抗之下, 縮光圈, 右下角出現光斑

DSC03095DSC03094 

上面這張也是出現光斑

DSC03093  

DSC03097

 

DSC03109

[日常生活街景]

DSC03092DSC03081DSC03074DSC03073DSC03071DSC03069DSC03064DSC03062DSC03060    

[天上變化莫測的雲朵]

DSC03146 

上面這張光斑也是出現了, 都是圓形, 跟鏡片光圈有關,  11片光圈葉片圓形, 所以光斑就會是圓的

DSC03145 

上面這張的光斑出現的位置跟之前看到的不太一樣,  不是在左右兩角, 跟太陽對抗的角度有關係, 拍攝時相機有斜角一點

DSC03110

DSC03105

DSC03103

夕陽西沈之前的美好時光, 相機在手, 捕捉一下氣氛

[夜色看板強光]

DSC03117   

隱約看見強光下邊緣有點紫色, 但個人覺得還好, 大光圈在光線不夠之下拍攝輕鬆成功就是夠威

缺點

1. 少了溝通

因為手動鏡沒有電子零件跟相機結合, 所以拍攝的光圈數據就無法被得知, 也就是說, 照片沒有紀錄拍攝的光圈大小, 但是, 摸摸良心, 在接觸攝影這麼多年之後, 個人實在鮮少去看哪張照片當時是用多少光圈快門去拍的.... 

2. 比較難當隨身機

搭著體積較大的鏡頭, 想要隨手拍就得把相機一直拿在手上才有機會隨手拍, 這跟自己對相機的設定有關, 承如文章一開始提出的疑惑, 這個時間點, 使用手機拍攝的趨勢之下, 有多少人天天會帶著相機出門? 大部分還是有特別需求時才會把裝備帶著出門, 雖然是這樣,  但也無妨, 只要是好貨色, 一定會讓使用者第一時間想到, 並且帶著出門去拍攝心中那張不可多得的照片. 

3. 跟陽光對抗, 要留意光斑的出現

光斑這個問題, 跟鏡頭的鍍膜及光圈多少有關聯, 畢竟太陽強光是無敵的, 光斑的出現及位置可以因為熟悉手上的鏡頭來去避免, 加個濾鏡也ok, 老話一句, 熟悉手上的工具才能發揮100的功效

***********

[總結一下使用心得]

1. 從外觀來看, 這顆鏡頭的用料不手軟, 全金屬的鏡頭, 玻璃鏡片, 拿在手上的沈重感絕對是很有份量, 金屬遮光罩也非常有誠意

2. 62mm口徑的大小,  加上1.1大光圈的加持, 一般拍攝都不太需要用到腳架, 拿著相機穿梭各地的自由度大增

3. 鏡頭雖然比較沉,  但是相對起來使用上就會比較穩, 提升拍攝成功率

4. 成像扎實, 不會鬆散, 色澤表現也很自然, 不會太過, 有太多的經驗是一顆鏡頭的拍攝最好成像絕對不是光圈全開的狀態, 但是光圈1.1的魅力, 就算跟光圈開4來比較, 光圈1.1 運用得好就先吸睛了

5. 雖然少了光圈的紀錄, 但別忘了, 這顆鏡頭的定價才7499元, 加上展場的折扣恐怕沒機身都想要先拿下一顆在手上等機身了

6. 即便是使用手機拍照的年代, 想要回歸拿相機仔細對焦之後按下快門的內心平和感覺, 手動鏡頭也是很好的開始, 個人覺得其實對焦還是太快, 哈哈, 因為之前有提過這次使用的sony機身本身的對焦合焦模式, 所以其實手動鏡頭很好拍的,  不怕不怕

最後, 個人對這顆鏡頭的評價蠻高的, 用得開心, 可以拍出自己滿意的照片就值得, 如果您也在找一顆質感好,  價格卻不貴的鏡頭, 可以去摸摸

 

 

arrow
arrow

    cougar-stu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